在线咨询:
0774-3891388
饮水百科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饮水百科 > 净水设备常见问题 >

一体净水设备后期维护注意事项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70-01-01作者:广西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点击:

分享到:
 一、日常维护
1. 定期巡检  
    每日检查:观察设备运行状态(如水泵压力、流量、噪音)、仪表数据(pH、余氯、浊度等)是否正常。  
    记录数据:填写运行日志(包括水量、药剂投加量、故障记录等),便于追溯问题。
 
2. 消毒系统维护  
    紫外线消毒:定期清洁石英套管(每月1次),检查UV灯管寿命(通常800012000小时需更换)。  
    化学消毒:检查次氯酸钠或臭氧发生器运行状态,确保药剂储量充足,避免结垢堵塞。
 
3. 预处理单元  
    格栅/过滤网:清理截留的固体杂物(如棉签、纱布),防止堵塞(每周1次)。  
    调节池:清淤并检查曝气装置(每季度1次),避免污泥沉积。
 
一体净水设备
一体净水设备

 二、定期保养
1. 膜系统维护(如MBR、超滤)  
    化学清洗:根据膜污染情况,用次氯酸钠(除有机物)或柠檬酸(除无机垢)进行反洗或浸泡(频率13个月)。  
    膜完整性检测:定期检查膜丝是否破损(每年1次),避免病原体泄漏。
 
2. 污泥处理  
    排泥:根据污泥量定期排放(如每周1次),防止污泥老化影响生化效果。  
    脱水设备:检查压滤机或离心机运行状态,清理滤布(每月1次)。
 
3. 机电部件  
    水泵/风机:润滑轴承、检查密封件(每半年1次),避免漏水或异响。  
    控制柜:清理灰尘,检查电路接线松动(每年1次)。
 
 三、耗材与药剂管理
1. 耗材更换  
    滤芯/滤料:根据压差或时间更换(如活性炭每612个月,PP滤芯每3个月)。  
    传感器校准:pH计、ORP探头等需定期校准(每3个月1次),确保监测数据准确。
 
2. 药剂投加  
    保质期检查:絮凝剂(PAC/PAM)、消毒剂避免过期使用。  
    投加量优化:根据水质调整剂量,避免浪费或处理不足。
 
 四、季节性维护
1. 冬季防冻  
    停机时排空管道存水,或加装保温层/伴热带,防止设备冻裂。  
2. 雨季防水  
    检查设备接地防雷,控制柜防潮,避免电路短路。
 
 五、安全与合规
1. 防护措施  
    维护时穿戴防护服、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接触医疗废水。  
    消毒剂储存需远离易燃物,通风良好。  
2. 废弃物处置  
    清理出的污泥、废膜等按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交由专业单位处理。  
3. 环保监测  
    定期第三方检测出水水质(至少每季度1次),留存报告备查。
 
 六、故障应急处理
1. 常见问题应对  
    出水不达标:立即检查消毒系统、膜组件或生化单元,必要时停机排查。  
    设备异常报警:对照说明书排查传感器或程序错误,联系厂家技术支持。  
2. 备用预案  
    配备应急消毒设备(如便携式紫外灯)、备用泵等,确保突发故障时废水不外溢。
 
 七、专业维护建议
 年度大修:委托厂家或专业团队全面检修,更换老化部件(如管路、阀门)。  
 智能运维:联网设备可远程监控,提前预警异常(如压力骤升、流量异常)。
 
 维护记录表示例
| 项目       | 频率   | 内容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 负责人 |  
|||||  
| UV灯管检查     | 每月       | 清洁、记录使用时长        | 操作员A    |  
| 污泥排放       | 每周       | 排泥并检查污泥性状        | 操作员B    |  
| MBR膜化学清洗 | 每2个月    | 次氯酸钠反洗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 技术员     |  
 
通过系统化维护,可延长设备寿命510年,降低突发故障风险,确保医疗废水处理始终合规。建议制定《维护手册》并培训专人负责。